RNA干扰(RNA interference,RNA i)是通过抑制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而诱导功能缺失表型的有力工具。由ds RNA(double-stranded RNA)引发的特定基因表达受抑制现象称为RNA干扰作用。 ds RNA(double-stranded RNA)可以介导基因沉默作用,以ds RNA为基点研究基因沉默的分子机制成为热点。ds RNA指的是大于30个碱基对的RNA分子。哺乳动物细胞有至少2条路径竞争双链RNA(ds RNA),其一是特异性路径:特殊ds RNA的序列用于RNAi,起始阶段ds RNA被切成si RNA(small interfering RNA 或short interfering RNAs)。siRNA是RNA干扰作用赖以发生的重要中间效应分子,能提供一定的信息,允许一个特定的m RNA被降解。Si RNA正义链与反义链各有21个碱基,其中19个碱基配对,再每条链的3’端都有2个不配对的碱基。 另一条是非特异性路径:只要有长的ds RNA的存在它可以降解所有的RNA,抑制所有蛋白质的合成。长的ds RNA激活蛋白激酶PKR,激活的PKR通过一系列的磷酸化关闭翻译起始因子,导致翻译抑制。也可以通过激活2’-5’AS 合成一个分子激活RNase L,导致非特异的RNA降解。 关于特异性的RNA作用机制模型,包括起始阶段和效应阶段。起始阶段ds RNA在Dicer酶(RNase III家族中特异识别双链RNA的一员,属内切核酸酶)的作用下加工裂解21-23核甘酸长的小分子干扰RNA的片断(siRNA)。Dicer含有解旋酶活性以及ds RNA结合域和PAZ结构。 在RNAi 的效应阶段,siRNA双链结构解旋并形成有活性的蛋白/RNA复合物(RISC)。由RISC中siRNA反义链与m RNA互补区域结合,随后切割m RNA从而达到在RNA水平干扰基因表达。RISC由多种蛋白成分组成,包括核酸酶,解旋酶和同源RNA链搜索活性等